已经找到“” 的记录352条
Linux insmod 命令

Linux insmod 命令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insmod(英文全拼:install module)命令用于载入模块。

Linux有许多功能是通过模块的方式,在需要时才载入kernel。如此可使kernel较为精简,进而提高效率,以及保有较大的弹性。这类可载入的模块,通常是设备驱动程序。

语法

insmod [-fkmpsvxX][-o <模块名称>][模块文件][符号名称 = 符号值]

参数说明

  • -f  不检查目前kernel版本与模块编译时的kernel版本是否一致,强制将模块载入。
  • -k  将模块设置为自动卸除。
  • -m  输出模块的载入信息。
  • -o<模块名称>  指定模块的名称,可使用模块文件的文件名。
  • -p  测试模块是否能正确地载入kernel。
  • -s  将所有信息记录在系统记录文件中。
  • -v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 -x  不要汇出模块的外部符号。
  • -X  汇出模块所有的外部符号,此为预设置。

实例

加载模块

# insmod led.o 

//向内核加载模块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rpm命令

Linux rpm 命令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rpm 命令用于管理套件。

rpm(英文全拼:redhat package manager) 原本是 Red Hat Linux 发行版专门用来管理 Linux 各项套件的程序,由于它遵循 GPL 规则且功能强大方便,因而广受欢迎。逐渐受到其他发行版的采用。RPM 套件管理方式的出现,让 Linux 易于安装,升级,间接提升了 Linux 的适用度。

语法

rpm [-acdhilqRsv][-b<完成阶段><套间档>+][-e<套件挡>][-f<文件>+][-i<套件档>][-p<套件档>+][-U<套件档>][-vv][--addsign<套件档>+][--allfiles][--allmatches][--badreloc][--buildroot<根目录>][--changelog][--checksig<套件档>+][--clean][--dbpath<数据库目录>][--dump][--excludedocs][--excludepath<排除目录>][--force][--ftpproxy<主机名称或IP地址>][--ftpport<通信端口>][--help][--httpproxy<主机名称或IP地址>][--httpport<通信端口>][--ignorearch][--ignoreos][--ignoresize][--includedocs][--initdb][justdb][--nobulid][--nodeps][--nofiles][--nogpg][--nomd5][--nopgp][--noorder][--noscripts][--notriggers][--oldpackage][--percent][--pipe<执行指令>][--prefix<目的目录>][--provides][--queryformat<档头格式>][--querytags][--rcfile<配置档>][--rebulid<套件档>][--rebuliddb][--recompile<套件档>][--relocate<原目录>=<新目录>][--replacefiles][--replacepkgs][--requires][--resign<套件档>+][--rmsource][--rmsource<文件>][--root<根目录>][--scripts][--setperms][--setugids][--short-circuit][--sign][--target=<安装平台>+][--test][--timecheck<检查秒数>][--triggeredby<套件档>][--triggers][--verify][--version][--whatprovides<功能特性>][--whatrequires<功能特性>]

参数说明

  • -a  查询所有套件。
  • -b<完成阶段><套件档>+或-t <完成阶段><套件档>+  设置包装套件的完成阶段,并指定套件档的文件名称。
  • -c  只列出组态配置文件,本参数需配合"-l"参数使用。
  • -d  只列出文本文件,本参数需配合"-l"参数使用。
  • -e<套件档>或--erase<套件档>  删除指定的套件。
  • -f<文件>+  查询拥有指定文件的套件。
  • -h或--hash  套件安装时列出标记。
  • -i  显示套件的相关信息。
  • -i<套件档>或--install<套件档>  安装指定的套件档。
  • -l  显示套件的文件列表。
  • -p<套件档>+  查询指定的RPM套件档。
  • -q  使用询问模式,当遇到任何问题时,rpm指令会先询问用户。
  • -R  显示套件的关联性信息。
  • -s  显示文件状态,本参数需配合"-l"参数使用。
  • -U<套件档>或--upgrade<套件档> 升级指定的套件档。
  • -v  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 -vv  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便于排错。
  • -addsign<套件档>+  在指定的套件里加上新的签名认证。
  • --allfiles  安装所有文件。
  • --allmatches  删除符合指定的套件所包含的文件。
  • --badreloc  发生错误时,重新配置文件。
  • --buildroot<根目录>  设置产生套件时,欲当作根目录的目录。
  • --changelog  显示套件的更改记录。
  • --checksig<套件档>+  检验该套件的签名认证。
  • --clean  完成套件的包装后,删除包装过程中所建立的目录。
  • --dbpath<数据库目录>  设置欲存放RPM数据库的目录。
  • --dump  显示每个文件的验证信息。本参数需配合"-l"参数使用。
  • --excludedocs  安装套件时,不要安装文件。
  • --excludepath<排除目录>  忽略在指定目录里的所有文件。
  • --force  强行置换套件或文件。
  • --ftpproxy<主机名称或IP地址>  指定FTP代理服务器。
  • --ftpport<通信端口>  设置FTP服务器或代理服务器使用的通信端口。
  • --help  在线帮助。
  • --httpproxy<主机名称或IP地址>  指定HTTP代理服务器。
  • --httpport<通信端口>  设置HTTP服务器或代理服务器使用的通信端口。
  • --ignorearch  不验证套件档的结构正确性。
  • --ignoreos  不验证套件档的结构正确性。
  • --ignoresize  安装前不检查磁盘空间是否足够。
  • --includedocs  安装套件时,一并安装文件。
  • --initdb  确认有正确的数据库可以使用。
  • --justdb  更新数据库,当不变动任何文件。
  • --nobulid  不执行任何完成阶段。
  • --nodeps  不验证套件档的相互关联性。
  • --nofiles  不验证文件的属性。
  • --nogpg  略过所有GPG的签名认证。
  • --nomd5  不使用MD5编码演算确认文件的大小与正确性。
  • --nopgp  略过所有PGP的签名认证。
  • --noorder  不重新编排套件的安装顺序,以便满足其彼此间的关联性。
  • --noscripts  不执行任何安装Script文件。
  • --notriggers  不执行该套件包装内的任何Script文件。
  • --oldpackage  升级成旧版本的套件。
  • --percent  安装套件时显示完成度百分比。
  • --pipe<执行指令>  建立管道,把输出结果转为该执行指令的输入数据。
  • --prefix<目的目录>  若重新配置文件,就把文件放到指定的目录下。
  • --provides  查询该套件所提供的兼容度。
  • --queryformat<档头格式>  设置档头的表示方式。
  • --querytags  列出可用于档头格式的标签。
  • --rcfile<配置文件>  使用指定的配置文件。
  • --rebulid<套件档>  安装原始代码套件,重新产生二进制文件的套件。
  • --rebuliddb  以现有的数据库为主,重建一份数据库。
  • --recompile<套件档>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rebulid"参数类似,当不产生套件档。
  • --relocate<原目录>=<新目录>  把本来会放到原目录下的文件改放到新目录。
  • --replacefiles  强行置换文件。
  • --replacepkgs  强行置换套件。
  • --requires  查询该套件所需要的兼容度。
  • --resing<套件档>+  删除现有认证,重新产生签名认证。
  • --rmsource  完成套件的包装后,删除原始代码。
  • --rmsource<文件>  删除原始代码和指定的文件。
  • --root<根目录>  设置欲当作根目录的目录。
  • --scripts  列出安装套件的Script的变量。
  • --setperms  设置文件的权限。
  • --setugids  设置文件的拥有者和所属群组。
  • --short-circuit  直接略过指定完成阶段的步骤。
  • --sign  产生PGP或GPG的签名认证。
  • --target=<安装平台>+  设置产生的套件的安装平台。
  • --test  仅作测试,并不真的安装套件。
  • --timecheck<检查秒数>  设置检查时间的计时秒数。
  • --triggeredby<套件档>  查询该套件的包装者。
  • --triggers  展示套件档内的包装Script。
  • --verify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q"参数相同。
  •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 --whatprovides<功能特性>  查询该套件对指定的功能特性所提供的兼容度。
  • --whatrequires<功能特性>  查询该套件对指定的功能特性所需要的兼容度。

实例

安装软件

# rpm -hvi dejagnu-1.4.2-10.noarch.rpm 
警告:dejagnu-1.4.2-10.noarch.rpm: V3 DSA 签名:NOKEY, key ID db42a60e
准备...           
########################################### [100%]

显示软件安装信息

# rpm -qi dejagnu-1.4.2-10.noarch.rpm

【第1次更新 教程、类似命令关联】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grpconv命令

Linux grpconv命令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grpconv(group convert to shadow password)命令用于开启群组的投影密码。

Linux系统里的用户和群组密码,分别存放在/etc目录下的passwd和group文件中。因系统运作所需,任何人都得以读取它们,造成安全上的破绽。投影密码将文件内的密码改存在/etc目录下的shadow和gshadow文件内,只允许系统管理者读取,同时把原密码置换为"x"字符。投影密码的功能可随时开启或关闭,您只需执行grpconv指令就能开启群组投影密码。

语法

grpconv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pwunconv命令

Linux pwunconv命令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pwunconv命令用于关闭用户的投影密码。

执行pwunconv指令可以关闭用户投影密码,它会把密码从shadow文件内,重回存到passwd文件里。

语法

pwunconv

实例

关闭用户的投影密码

# pwunconv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export命令

Linux export 命令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export 命令用于设置或显示环境变量。

在 shell 中执行程序时,shell 会提供一组环境变量。export 可新增,修改或删除环境变量,供后续执行的程序使用。export 的效力仅限于该次登陆操作。

语法

export [-fnp][变量名称]=[变量设置值]

参数说明

  • -f  代表[变量名称]中为函数名称。
  • -n  删除指定的变量。变量实际上并未删除,只是不会输出到后续指令的执行环境中。
  • -p  列出所有的shell赋予程序的环境变量。

实例

列出当前所有的环境变量

# export -p //列出当前的环境变量值
declare -x HOME=“/root“
declare -x LANG=“zh_CN.UTF-8“
declare -x LANGUAGE=“zh_CN:zh“
declare -x LESSCLOSE=“/usr/bin/lesspipe %s %s“
declare -x LESSOPEN=“| /usr/bin/lesspipe %s“
declare -x LOGNAME=“root“
declare -x LS_COLORS=““
declare -x MAIL=“/var/mail/root“
declare -x OLDPWD
declare -x PATH=“/opt/toolchains/arm920t-eabi/bin:/opt/toolchains/arm920t-eabi/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
declare -x PWD=“/root“
declare -x SHELL=“/bin/bash“
declare -x SHLVL=“1“
declare -x SPEECHD_PORT=“6560“
declare -x SSH_CLIENT=“192.168.1.65 1674 22“
declare -x SSH_CONNECTION=“192.168.1.65 1674 192.168.1.3 22“
declare -x SSH_TTY=“/dev/pts/2“
declare -x TERM=“XTERM“
declare -x USER=“root“
declare -x XDG_SESSION_COOKIE=“93b5d3d03e032c0cf892a4474bebda9f-1273864738.954257-340206484“

定义环境变量

# export MYENV //定义环境变量
# export -p //列出当前的环境变量
declare -x HOME=“/root“
declare -x LANG=“zh_CN.UTF-8“
declare -x LANGUAGE=“zh_CN:zh“
declare -x LESSCLOSE=“/usr/bin/lesspipe %s %s“
declare -x LESSOPEN=“| /usr/bin/lesspipe %s“
declare -x LOGNAME=“root“
declare -x LS_COLORS=““
declare -x MAIL=“/var/mail/root“
declare -x MYENV
declare -x OLDPWD
declare -x PATH=“/opt/toolchains/arm920t-eabi/bin:/opt/toolchains/arm920t-eabi/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
declare -x PWD=“/root“
declare -x SHELL=“/bin/bash“
declare -x SHLVL=“1“
declare -x SPEECHD_PORT=“6560“
declare -x SSH_CLIENT=“192.168.1.65 1674 22“
declare -x SSH_CONNECTION=“192.168.1.65 1674 192.168.1.3 22“
declare -x SSH_TTY=“/dev/pts/2“
declare -x TERM=“XTERM“
declare -x USER=“root“
declare -x XDG_SESSION_COOKIE=“93b5d3d03e032c0cf892a4474bebda9f-1273864738.954257-340206484“

定义环境变量赋值

# export MYENV=7 //定义环境变量并赋值
# export -p
declare -x HOME=“/root“
declare -x LANG=“zh_CN.UTF-8“
declare -x LANGUAGE=“zh_CN:zh“
declare -x LESSCLOSE=“/usr/bin/lesspipe %s %s“
declare -x LESSOPEN=“| /usr/bin/lesspipe %s“
declare -x LOGNAME=“root“
declare -x LS_COLORS=““
declare -x MAIL=“/var/mail/root“
declare -x MYENV=“7“
declare -x OLDPWD
declare -x PATH=“/opt/toolchains/arm920t-eabi/bin:/opt/toolchains/arm920t-eabi/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
declare -x PWD=“/root“
declare -x SHELL=“/bin/bash“
declare -x SHLVL=“1“
declare -x SPEECHD_PORT=“6560“
declare -x SSH_CLIENT=“192.168.1.65 1674 22“
declare -x SSH_CONNECTION=“192.168.1.65 1674 192.168.1.3 22“
declare -x SSH_TTY=“/dev/pts/2“
declare -x TERM=“XTERM“
declare -x USER=“root“
declare -x XDG_SESSION_COOKIE=“93b5d3d03e032c0cf892a4474bebda9f-1273864738.954257-340206484“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eval命令

Linux eval命令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eval命令用于重新运算求出参数的内容。

eval可读取一连串的参数,然后再依参数本身的特性来执行。

语法

eval [参数]

参数说明:参数不限数目,彼此之间用分号分开。

实例

连接多个命令

# eval enable;ls //连接多个命令
enable .
enable :
enable [
enable alias
enable bg
enable bind
enable break
enable builtin
enable caller
enable cd
enable command
enable compgen
enable complete
enable compopt
enable continue
enable declare
enable dirs
enable disown
enable echo
enable enable
enable eval
enable exec
enable exit
enable export
enable false
enable fc
enable fg
enable getopts
enable hash
enable help
enable history
enable jobs
enable kill
enable let
enable local
enable logout
enable mapfile
enable popd
enable printf
enable pushd
enable pwd
enable read
enable readarray
enable readonly
enable return
enable set
enable shift
enable shopt
enable source
enable suspend
enable test
enable times
enable trap
enable true
enable type
enable typeset
enable ulimit
enable umask
enable unalias
enable unset
enable wait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enable命令

Linux enable命令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enable命令用于启动或关闭 shell 内建指令。

若要执行的文件名称与shell内建指令相同,可用enable -n来关闭shell内建指令。若不加-n参数,enable可重新启动关闭的指令。

语法

enable [-n][-all][内建指令]

参数说明

  • -n  关闭指定的shell内建指令。
  • -all  显示shell所有关闭与启动的指令。

实例

显示shell内置命令

# enable //显示shell命令
enable .
enable :
enable [
enable alias
enable bg
enable bind
enable break
enable builtin
enable caller
enable cd
enable command
enable compgen
enable complete
enable compopt
enable continue
enable declare
enable dirs
enable disown
enable echo
enable enable
enable eval
enable exec
enable exit
enable export
enable false
enable fc
enable fg
enable getopts
enable hash
enable help
enable history
enable jobs
enable kill
enable let
enable local
enable logout
enable mapfile
enable popd
enable printf
enable pushd
enable pwd
enable read
enable readarray
enable readonly
enable return
enable set
enable shift
enable shopt
enable source
enable suspend
enable test
enable times
enable trap
enable true
enable type
enable typeset
enable ulimit
enable umask
enable unalias
enable unset
enable wait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dmesg 命令

Linux dmesg 命令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dmesg(英文全称:display message)命令用于显示开机信息。

kernel 会将开机信息存储在 ring buffer 中。您若是开机时来不及查看信息,可利用 dmesg 来查看。开机信息亦保存在 /var/log 目录中,名称为 dmesg 的文件里。

语法

dmesg [-cn][-s <缓冲区大小>]

参数说明

  • -c  显示信息后,清除 ring buffer 中的内容。
  • -s<缓冲区大小>  预设置为 8196,刚好等于 ring buffer 的大小。
  • -n  设置记录信息的层级。

实例

显示开机信息

# dmesg |less
WARNING: terminal is not fully functional
[  0.000000] Initializing cgroup subsys cpuset
[  0.000000] Initializing cgroup subsys cpu
[  0.000000] Linux version 2.6.32-21-generic (buildd@rothera) (gcc version 4.4.3 (Ub
untu 4.4.3-4ubuntu5) ) #32-Ubuntu SMP Fri Apr 16 08:10:02 UTC 2010 (Ubuntu 2.6.32-21.3
2-generic 2.6.32.11+drm33.2)
[  0.000000] KERNEL supported cpus:
[  0.000000]  Intel GenuineIntel
[  0.000000]  AMD AuthenticAMD
[  0.000000]  NSC Geode by NSC
[  0.000000]  Cyrix CyrixInstead
[  0.000000]  Centaur CentaurHauls
[  0.000000]  Transmeta GenuineTMx86
[  0.000000]  Transmeta TransmetaCPU
[  0.000000]  UMC UMC UMC UMC
[  0.000000] BIOS-provided physical RAM map:
[  0.000000] BIOS-e820: 0000000000000000 - 000000000009f800 (usable)
[  0.000000] BIOS-e820: 000000000009f800 - 00000000000a0000 (reserved)
[  0.000000] BIOS-e820: 00000000000ca000 - 00000000000cc000 (reserved)
[  0.000000] BIOS-e820: 00000000000dc000 - 00000000000e0000 (reserved)
[  0.000000] BIOS-e820: 00000000000e4000 - 0000000000100000 (reserved)
[  0.000000] BIOS-e820: 0000000000100000 - 000000003fef0000 (usable)
[  0.000000] BIOS-e820: 000000003fef0000 - 000000003feff000 (ACPI data)
[  0.000000] BIOS-e820: 000000003feff000 - 000000003ff00000 (ACPI NVS)

……省略部分内容

显示开机信息

#pwd   //查看当前所在目录
/home/hnlinux/
# dmesg > boot.msg //将开机信息保存到 boot.msg文件中
#ls //显示当前目录文件
boot.msg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depmod命令

Linux depmod命令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depmod命令用于分析可载入模块的相依性。

depmod(depend module)可检测模块的相依性,供modprobe在安装模块时使用。

语法

depmod [-adeisvV][-m <文件>][--help][模块名称]

参数说明

  • -a或--all  分析所有可用的模块。
  • -d或debug  执行排错模式。
  • -e  输出无法参照的符号。
  • -i  不检查符号表的版本。
  • -m<文件>或system-map<文件>  使用指定的符号表文件。
  • -s或--system-log  在系统记录中记录错误。
  • -v或--verbose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 -V或--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 --help  显示帮助。

实例

显示可用模块

# depmod -a //显示可用模块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declare命令

Linux declare命令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declare命令用于声明 shell 变量。

declare为shell指令,在第一种语法中可用来声明变量并设置变量的属性([rix]即为变量的属性),在第二种语法中可用来显示shell函数。若不加上任何参数,则会显示全部的shell变量与函数(与执行set指令的效果相同)。

语法

declare [+/-][rxi][变量名称=设置值] 或 declare -f

参数说明

  • +/-  "-"可用来指定变量的属性,"+"则是取消变量所设的属性。
  • -f  仅显示函数。
  • r  将变量设置为只读。
  • x  指定的变量会成为环境变量,可供shell以外的程序来使用。
  • i  [设置值]可以是数值,字符串或运算式。

实例

声明整数型变量

# declare -i ab //声明整数型变量
# ab=56 //改变变量内容
# echo $ab //显示变量内容
56

改变变量属性

# declare -i ef //声明整数型变量
# ef=1  //变量赋值(整数值)
# echo $ef //显示变量内容
1
# ef="wer" //变量赋值(文本值)
# echo $ef 
0
# declare +i ef //取消变量属性
# ef="wer"
# echo $ef
wer

设置变量只读

# declare -r ab //设置变量为只读
# ab=88 //改变变量内容
-bash: ab: 只读变量
# echo $ab //显示变量内容
56

声明数组变量

# declare -a cd='([0]="a" [1]="b" [2]="c")' //声明数组变量
# echo ${cd[1]}
b //显示变量内容

# echo ${cd[@]} //显示整个数组变量内容
a b c

显示函数

# declare -f
command_not_found_handle () 
{ 
  if [ -x /usr/lib/command-not-found ]; then
    /usr/bin/python /usr/lib/command-not-found -- $1;
    return $?;
  else
    if [ -x /usr/share/command-not-found ]; then
      /usr/bin/python /usr/share/command-not-found -- $1;
      return $?;
    else
      return 127;
    fi;
  fi
}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 命令大全

客户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