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dip命令用于IP拨号连接。
dip可控制调制解调器,以拨号IP的方式建立对外的双向连接。
dip [-aikltv][-m<MTU数目>][-p<协议>][拨号script文件]
参数说明:
建立拨号连接
$ dip -t
Linux arpwatch命令用于监听网络上ARP的记录。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用来解析IP与网络装置硬件地址的协议。
arpwatch可监听区域网络中的ARP数据包并记录,同时将监听到的变化通过E-mail来报告。
arpwatch [-d][-f<记录文件>][-i<接口>][-r<记录文件>]
参数:
监听网卡eth0的ARP信息
arpwatch -i eth0
监听ARP的信息,将相关信息记录到相应的文件
# arpwatch -i eth0 -f a.log //将信息记录到a.log中
Linux apachectl命令可用来控制Apache HTTP服务器的程序。
apachectl是slackware内附Apache HTTP服务器的script文件,可供管理员控制服务器,但在其他Linux的Apache HTTP服务器不一定有这个文件。
apachectl [configtest][fullstatus][graceful][help][restart][start][status][stop]
参数:
Linux pkill 用于杀死一个进程,与 kill 不同的是它会杀死指定名字的所有进程,类似于 killall 命令。
kill 命令杀死指定进程 PID,需要配合 ps 使用,而 pkill 直接对进程对名字进行操作,更加方便。
pkill [选项] name
参数说明:
# pkill -9 php-fpm //结束所有的 php-fpm 进程
Linux killall 用于杀死一个进程,与 kill 不同的是它会杀死指定名字的所有进程。
kill 命令杀死指定进程 PID,需要配合 ps 使用,而 killall 直接对进程对名字进行操作,更加方便。
killall [选项] name
参数说明:
# killall -9 php-fpm //结束所有的 php-fpm 进程
nohup 英文全称 no hang up(不挂起),用于在系统后台不挂断地运行命令,退出终端不会影响程序的运行。
nohup 命令,在默认情况下(非重定向时),会输出一个名叫 nohup.out 的文件到当前目录下,如果当前目录的 nohup.out 文件不可写,输出重定向到 $HOME/nohup.out 文件中。
所有使用者
nohup Command [ Arg … ] [ & ]
Command:要执行的命令。
Arg:一些参数,可以指定输出文件。
&:让命令在后台执行,终端退出后命令仍旧执行。
以下命令在后台执行 root 目录下的 runoob.sh 脚本:
nohup /root/runoob.sh &
在终端如果看到以下输出说明运行成功:
appending output to nohup.out
这时我们打开 root 目录 可以看到生成了 nohup.out 文件。
如果要停止运行,你需要使用以下命令查找到 nohup 运行脚本到 PID,然后使用 kill 命令来删除:
ps -aux | grep "runoob.sh"
参数说明:
另外也可以使用 ps -def | grep "runoob.sh" 命令来查找。
找到 PID 后,就可以使用 kill PID 来删除。
kill -9 进程号PID
以下命令在后台执行 root 目录下的 runoob.sh 脚本,并重定向输入到 runoob.log 文件:
nohup /root/runoob.sh > runoob.log 2>&1 &
2>&1 解释:
将标准错误 2 重定向到标准输出 &1 ,标准输出 &1 再被重定向输入到 runoob.log 文件中。
Linux ip 命令与 ifconfig 命令类似,但比 ifconfig 命令更加强大,主要功能是用于显示或设置网络设备。
ip 命令是 Linux 加强版的的网络配置工具,用于代替 ifconfig 命令。
ip [ OPTIONS ] OBJECT { COMMAND | help }
OBJECT 为常用对象,值可以是以下几种:
OBJECT={ link | addr | addrlabel | route | rule | neigh | ntable | tunnel | maddr | mroute | mrule | monitor | xfrm | token }
常用对象的取值含义如下:
OPTIONS 为常用选项,值可以是以下几种:
OPTIONS={ -V[ersion] | -s[tatistics] | -d[etails] | -r[esolve] | -h[uman-readable] | -iec | -f[amily] { inet | inet6 | ipx | dnet | link } | -o[neline] | -t[imestamp] | -b[atch] [filename] | -rc[vbuf] [size] }
常用选项的取值含义如下:
help 为该命令的帮助信息。
ip link show # 显示网络接口信息 ip link set eth0 up # 开启网卡 ip link set eth0 down # 关闭网卡 ip link set eth0 promisc on # 开启网卡的混合模式 ip link set eth0 promisc offi # 关闭网卡的混个模式 ip link set eth0 txqueuelen 1200 # 设置网卡队列长度 ip link set eth0 mtu 1400 # 设置网卡最大传输单元 ip addr show # 显示网卡IP信息 ip addr add 192.168.0.1/24 dev eth0 # 设置eth0网卡IP地址192.168.0.1 ip addr del 192.168.0.1/24 dev eth0 # 删除eth0网卡IP地址 ip route show # 显示系统路由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92.168.1.254 # 设置系统默认路由 ip route list # 查看路由信息 ip route add 192.168.4.0/24 via 192.168.0.254 dev eth0 # 设置192.168.4.0网段的网关为192.168.0.254,数据走eth0接口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92.168.0.254 dev eth0 # 设置默认网关为192.168.0.254 ip route del 192.168.4.0/24 # 删除192.168.4.0网段的网关 ip route del default # 删除默认路由 ip route delete 192.168.1.0/24 dev eth0 # 删除路由
用 ip 命令显示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
[root@localhost ~]# ip link list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16436 qdisc noqueue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2: eth0: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qlen 1000 link/ether 00:16:3e:00:1e:51 brd ff:ff:ff:ff:ff:ff 3: eth1: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qlen 1000 link/ether 00:16:3e:00:1e:52 brd ff:ff:ff:ff:ff:ff
显示更加详细的设备信息:
[root@localhost ~]# ip -s link list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16436 qdisc noqueue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R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overrun mcast 5082831 56145 0 0 0 0 T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carrier collsns 5082831 56145 0 0 0 0 2: eth0: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qlen 1000 link/ether 00:16:3e:00:1e:51 brd ff:ff:ff:ff:ff:ff R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overrun mcast 3641655380 62027099 0 0 0 0 T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carrier collsns 6155236 89160 0 0 0 0 3: eth1: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qlen 1000 link/ether 00:16:3e:00:1e:52 brd ff:ff:ff:ff:ff:ff R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overrun mcast 2562136822 488237847 0 0 0 0 T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carrier collsns 3486617396 9691081 0 0 0 0
显示核心路由表:
[root@localhost ~]# ip route list 112.124.12.0/22 dev eth1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12.124.15.130 10.160.0.0/20 dev eth0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0.160.7.81 192.168.0.0/16 via 10.160.15.247 dev eth0 172.16.0.0/12 via 10.160.15.247 dev eth0 10.0.0.0/8 via 10.160.15.247 dev eth0 default via 112.124.15.247 dev eth1
显示邻居表:
[root@localhost ~]# ip neigh list 112.124.15.247 dev eth1 lladdr 00:00:0c:9f:f3:88 REACHABLE 10.160.15.247 dev eth0 lladdr 00:00:0c:9f:f2:c0 STALE
获取主机所有网络接口:
ip link | grep -E '^[0-9]' | awk -F: '{print $2}'
xargs(英文全拼: eXtended ARGuments)是给命令传递参数的一个过滤器,也是组合多个命令的一个工具。
xargs 可以将管道或标准输入(stdin)数据转换成命令行参数,也能够从文件的输出中读取数据。
xargs 也可以将单行或多行文本输入转换为其他格式,例如多行变单行,单行变多行。
xargs 默认的命令是 echo,这意味着通过管道传递给 xargs 的输入将会包含换行和空白,不过通过 xargs 的处理,换行和空白将被空格取代。
xargs 是一个强有力的命令,它能够捕获一个命令的输出,然后传递给另外一个命令。
之所以能用到这个命令,关键是由于很多命令不支持|管道来传递参数,而日常工作中有有这个必要,所以就有了 xargs 命令,例如:
find /sbin -perm +700 |ls -l #这个命令是错误的 find /sbin -perm +700 |xargs ls -l #这样才是正确的
xargs 一般是和管道一起使用。
命令格式:
somecommand |xargs -item command
参数:
xargs 用作替换工具,读取输入数据重新格式化后输出。
定义一个测试文件,内有多行文本数据:
# cat test.txt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多行输入单行输出:
# cat test.txt | xargs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n 选项多行输出:
# cat test.txt | xargs -n3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d 选项可以自定义一个定界符:
# echo "nameXnameXnameXname" | xargs -dX name name name name
结合 -n 选项使用:
# echo "nameXnameXnameXname" | xargs -dX -n2 name name name name
读取 stdin,将格式化后的参数传递给命令
假设一个命令为 sk.sh 和一个保存参数的文件 arg.txt:
#!/bin/bash #sk.sh命令内容,打印出所有参数。 echo $*
arg.txt文件内容:
# cat arg.txt aaa bbb ccc
xargs 的一个选项 -I,使用 -I 指定一个替换字符串 {},这个字符串在 xargs 扩展时会被替换掉,当 -I 与 xargs 结合使用,每一个参数命令都会被执行一次:
# cat arg.txt | xargs -I {} ./sk.sh -p {} -l -p aaa -l -p bbb -l -p ccc -l
复制所有图片文件到 /data/images 目录下:
ls *.jpg | xargs -n1 -I {} cp {} /data/images
xargs 结合 find 使用
用 rm 删除太多的文件时候,可能得到一个错误信息:/bin/rm Argument list too long. 用 xargs 去避免这个问题:
find . -type f -name "*.log" -print0 | xargs -0 rm -f
xargs -0 将 \0 作为定界符。
统计一个源代码目录中所有 php 文件的行数:
find . -type f -name "*.php" -print0 | xargs -0 wc -l
查找所有的 jpg 文件,并且压缩它们:
find . -type f -name "*.jpg" -print | xargs tar -czvf images.tar.gz
xargs 其他应用
假如你有一个文件包含了很多你希望下载的 URL,你能够使用 xargs下载所有链接:
# cat url-list.txt | xargs wget -c
head 命令可用于查看文件的开头部分的内容,有一个常用的参数 -n 用于显示行数,默认为 10,即显示 10 行的内容。
命令格式:
head [参数] [文件]
参数:
实例
要显示 runoob_notes.log 文件的开头 10 行,请输入以下命令:
head runoob_notes.log
显示 notes.log 文件的开头 5 行,请输入以下命令:
head -n 5 runoob_notes.log
显示文件前 20 个字节:
head -c 20 runoob_notes.log
tail 命令可用于查看文件的内容,有一个常用的参数 -f 常用于查阅正在改变的日志文件。
tail -f filename 会把 filename 文件里的最尾部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并且不断刷新,只要 filename 更新就可以看到最新的文件内容。
命令格式:
tail [参数] [文件]
参数:
实例
要显示 notes.log 文件的最后 10 行,请输入以下命令:
tail notes.log # 默认显示最后 10 行
要跟踪名为 notes.log 的文件的增长情况,请输入以下命令:
tail -f notes.log
此命令显示 notes.log 文件的最后 10 行。当将某些行添加至 notes.log 文件时,tail 命令会继续显示这些行。 显示一直继续,直到您按下(Ctrl-C)组合键停止显示。
显示文件 notes.log 的内容,从第 20 行至文件末尾:
tail -n +20 notes.log
显示文件 notes.log 的最后 10 个字符:
tail -c 10 notes.log